上個月生日,伙伴們送我幾張蛋糕店的代金券,店名是四個字,字體很小,我不戴老花鏡看不清楚,戴上老花鏡看了,發現店名比較洋氣,叫瑪麗斯汀(代金券用完了,現在記住的也杭州vi設計公司是發音,不敢保證是完全正確的名字)。看過也沒有記住,到了門店,我還要拿出代金券請店員確認是不是找對了門。
事后,我就想:“瑪麗斯汀”四個字跟蛋糕有什么樣的聯系?“瑪麗斯汀”是外國人開的店還是中國人開的店?我雖然英文不好,但在我的記憶中,蛋糕的英文漢語譯音也不是“瑪麗斯汀”。蛋糕店老板為什么要取這么一個洋氣的名稱呢?
前不久,我到一個擁有自主品牌且以內銷為主的私營企業做調研診斷,發現企業的產品品牌名也很洋氣,比如“曼絲”、“曼麗”(同音仿造名,并非真正的產品名)等。看這樣的名字,我想你無論如何猜不出是什么產品。當場,我就告訴老板,你以后注冊品牌一定要用中國人好懂易記、易于識別的名字。我隨口列舉了幾個中文名,其中一個,他當場認可,并立即給專利局朋友打電話以確認是否可以申請商標專利。幾天后,老板告訴我,他的申請正在進行中。
的確,中國人取外國名曾經是一種時髦,中國企業取外文名也曾經是一種時髦。這在二、三十年前,也許還算得上一種“創新”:一則翻新出奇,二則賺人眼球,利用改革開放之初人們的“崇洋媚外”心理,增強顧客信任度、擴大品牌影響力,不能不說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到了國人覺醒的年代,到了洋品牌作假被屢屢曝光的今天,還使用這種小兒科的做法似乎有點過時了!
去年的“味千拉面”湯料作假事件、“達芬奇”家具產地作假事件,應該說給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品牌教育課!這些打著洋品牌之名的企業,如果產品或服務趕不上國外正宗品牌的品質,甚至利用國人的信任弄虛作假,一旦作假穿幫,就會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不論你取什么名字,在中國,如果你的產品或服務不能本地化,名稱叫得再洋氣都不能讓消費者服氣。我們再看看,那些國外的知名企業進入中國之后的本土化品牌名稱又是多么具有殺傷力:汽車中的奔馳、寶馬,洗滌用品中的寶潔等等,既生動形象又通俗易懂,完全符合我前面說的“注冊品牌一定要用中國人好懂易記、易于識別的名字”這一標準。
雖然取名是企業的自由,但實際上企業命名或者產品命名,都是企業文化的體現,名字會成為企業的符號。就像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寄托了父母的期望一樣,產品名也是企業創辦人意愿的體現。企業名或產品名維護得好,就會成為企業品牌的符號,就會成為消費者心中的記憶。因此,我們可以說取名就是企業品牌建設的開始!
請記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取名也是一門學問。(作者 張國祥)
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與消費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裝設計、飲料包裝
(2022-02-15)隨著企業品牌意識的增強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展廳作為展示企業形象、產品特色及文化理念的重要窗口,其設計制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展廳設計制作不僅是企業展示自身實力與形象的重要手段,更是促進品牌傳播、市場拓展、客戶溝通的有效平臺。通過精心設計的展廳,企業能夠更好地傳達品牌理念、展示產品優勢、吸引潛在客戶、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展廳也是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有助于提升員工歸屬感與自豪感,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2024-11-23)